若有战,召必回,抗疫一线再展军魂——东营市老年大学鞠栋同志的抗疫故事

信息来源:东营市老年大学
发布时间:2022-06-06
虽早已脱下军装,但作为曾经的军人,他牢记“若有战,召必回”的庄严誓言,三次递交“请战书”,奔赴疫情防控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书写着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他就是军转干部、东营市老年大学工作人员——鞠栋。
“一定要守住东营南大门”



图片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发。闻令重披当年甲,战士策马再出征。面对严峻形势,他主动请缨,第一时间递交“请战书”,直接参与到广饶县20余个村的疫情防控工作中。
广饶是东营的“南大门”,村居集中,企业众多,人口流动密集,防控责任重、压力大。当时群众缺乏应对经验,恐慌情绪和焦虑心理严重。针对这一问题,鞠栋熬夜加班设计了宣传单页,把防控措施和注意事项一一列明,第二天顶着大大的“熊猫眼”送到了每一个村里。
为减少基层负担,他坚持不在当地留宿,而且交通饮食全部自理,困了就在车里裹着大衣眯一会,饿了就啃点自带的馒头咸菜凑合一顿,有时忙到很晚才能回家,看一下已经熟睡的刚满3岁的女儿,休息不到5个小时就要开始新一天的工作。就这样,他每天来回奔波,参与卡点值守、日常消杀、人员摸排、信息汇总······从2月底到4月初的50多天里,行程累计达1.3万余公里。

“若有战,召必回”
图片


2021年初,市委组织部成立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推进组。鞠栋知道后再一次向组织递交了“请战书”。
他所在的工作组只有4个人,但要负责整个东营区范围内的学校、大型商场、医院、社区等重点区域。面对如此庞大的工作量,“笨办法”也就成了最有效的办法。他和同事们每天加班加点、不分昼夜,一个又一个、一遍又一遍地走访这些区域。
在进门入户过程中,也曾遇到过“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的现象。对此,他总是能够保持一颗平常心,不厌其烦地宣传防控政策,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各类问题。去年一年,鞠栋跟随工作组累计蹲点社区54个,联系重点单位及企业76个,帮助解决疫情防控和生产生活问题220余件。

“大家好,小家才能好”


今年年初,全国多地爆发疫情。为跑在疫情前面,市委市政府决定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工作。鞠栋第三次向组织递交了“请战书”。
每次全员核酸检测,他都需要在凌晨4点半出发,早早赶到检测点搭帐篷、设围栏,穿上防护服,变身“大白”。防护服是一次性的,为了节约成本,更为了提高效率,他坚持不喝水,还穿上了人生“第一条纸尿裤”。汗水很快将衣服全部打湿,但他咬牙坚持,一干就是六七个小时。
图片

图片
由于和妻子的双方老人都不在身边,平时的家务和孩子只能由妻子“一人扛”。鞠栋对此非常愧疚。妻子却打趣道:“‘大家’好,‘小家’才能好。你放心去保卫‘大家’,我来守护咱们的‘小家’。”考虑到家里的困难,领导也曾拒绝过他的请战。可他却说:“这算什么,相比那些抗疫更前线的医护人员,自己做得事情还很微不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