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情话意·念师恩

信息来源:东营市老年大学
发布时间:2022-09-10
一朝沐杏雨,终身念师恩。在教师节即将来临之际,东营市老年大学融媒体中心面向金秋记者团全体成员开展了“‘师’情话意·念师恩”主题征稿活动。我们从来稿中精心筛选出部分作品予以展示。下面请跟随小编一起欣赏老年大学学员的佳作吧!

指尖上流淌的美好时光
——记我的钢琴老师王俊鸿
钢琴提高一班 魏月庆
2019年9月阔别学校三十多年后我又一次进入了学校的课堂,开启了我退休之后继续的求学之路。在东营市老年大学的钢琴班课堂上我结识了我的钢琴老师王俊鸿老师,自此我们的师生之谊延续至今已有三年之久,谨以此文记录这段指尖上的美好时光。   
吸引我一直跟随王俊鸿老师学习钢琴的是她为师之道的人品。老年大学钢琴班学员学历不同,年龄也参差不齐跨越很大,知识的接收及转化能力因年老而有些退化,能否使学员们从学习钢琴基础课程中产生兴趣和信心,并且使学员们整体水平有更好的提升,非常考验老师的耐心以及授课经验。面对这样一群学员,王老师在课堂上细致耐心讲解,循循善诱启发大家学习晦涩难懂的乐理专业知识,让大部分学员得以跟上教学进度,课下休息时的大部分时间又在辅导学习吃力的学员,给他们开小灶避免学员跟不上而失去学习的动力和信心。她对本职工作的敬业精神及对学员的耐心细致的关爱行为得到了大家尊重认可,也深深吸引着众多学员。    
在跟随王老师学习的这几年来,我深深地感悟到了王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厌其烦加强学员的基本功的训练,促进掌握正确的钢琴弹奏的技术和必备的乐理知识的良苦用心。她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为目的而实施教学,殷切希望热爱钢琴的学员们通过几年的学习,面对一首好听的适合自己弹奏能力的曲子时,能够通过掌握的理论知识与扎实的技能,学以致用在指尖的舞动中徜徉陶醉在美妙的旋律中。所以,当你做不好时她会着急,可我们更加喜爱她,爱她是负责任的好老师,课下与她也成了亦师亦友的朋友。跟随这样敬业、专业、负责任的好老师学习是我钢琴学习中的一件幸事,也感谢老年大学为我们选择这样良师益友!    


永生难忘恩师情
形体模特基础3班 盖金芳
我的高中班主任、语文老师毛立中,是改变我命运的恩师。十五岁那年,有幸成为毛老师的学生,从此开启了我有意义的人生。
尽管这么多年不见老师,但他始终占据着我心中那处神圣的位置。父母给了我生命,而老师给我了一个支点,给我打开了精彩世界的那扇窗,让我的人生从此丰富多彩,有了无限种可能。在这一点上,老师的恩情不是父母胜似父母,老师的恩情比天大比海深。
四十五年前,我有幸成为了毛老师的学生。天资并不聪颖但有股拧劲儿的我,得到老师的偏爱,我写的、经老师指点的作文,每每成为全年级的范文,让我的自信心猛增。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我写的作文《一双棉袜》在惠民地区中学生作文大赛中获得优胜奖,更激起了我对写作的兴趣。因为信息闭塞,我得到恢复高考的消息比较晚,高二那年(1979年,当时的学制是两年)匆匆上阵,结果是铩羽而归。
高考失利,我陷入无尽的绝望中。一个农村女孩高考失利的结局,就是早早嫁为人妇,过着脸朝黄土背朝天、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看不到希望的苦日子。是毛老师,向学校力荐让我回校给初中生代课,给我黑暗的日子投来光明。是毛老师,调到垦利县教研室后,建议开办文、理科复课班,并第一时间通知我去报考。我接到老师的来信,瞬间萌发了一种重生的感觉,随之嚎啕大哭。
1979年12月中旬至1980年6月,我在毛老师的直接关照下,重回校园,在垦利一中开始了为期6个月的复读生活。复读的生活是艰苦的,但我的心是甜的,因为我又成了毛老师的学生,我的人生又有了奔头。紧张的学习生活,造成严重睡眠不足,再加上营养不良,在临近高考的六月初,我发起了高烧、晕倒在厕所。面对生病的我,毛老师不仅嘘寒问暖,给我买药,给我熬制香甜的小米粥,还抽空给我补课,鼓励我坚强起来早日恢复健康。在毛老师的关心鼓励下,尽管我的身体尚未完全康复,但我还是如期参加了高考,并以超出预期的成绩迈进了山东大学的校门,成了盐碱地里飞出的一只“金凤凰”,也成了老师的骄傲。
进入大学后,我一度找不到努力的方向,迷茫、彷徨中,毛老师一次次地来信鼓励我、开导我,使我慢慢度过了适应期。大学毕业,国家包分配,工作单位差不多是随便挑。历经市委机关、广播电视大学、银行等三个单位,先后在秘书、助教、银行高管等多个岗位辛勤耕耘、努力工作,虽官不达名不显,没有做出耀眼的成绩,但我在每一个单位、每一个岗位,都牢记我是毛老师的学生,我是山大的学生,我的一举一动都不能给老师丢脸,不能给山大丢脸。因为,我现在的一切都是老师给予的。
我带着毛老师言传身教的正直善良、认真严谨、踏实低调、简朴清廉、与人友善等品行投入工作、为人处事,收获了赞誉、收获了友情。
如今,我已经退休,又进入了大学学习,这个大学就是老年大学。坐在设施一流、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听课,我时常想起毛老师。没有毛老师,就没有我今天的幸福生活。有幸遇见毛老师,是他,改变了我的命运。我将继续带着老师的嘱托,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努力做一个对社会、对学校、对家庭有所贡献的人,为城市发展发出应有的光和热!


难 忘 恩 师
花鸟基础一班  崔淑文 
人老了,总有怀旧的情结,每当闲暇,我总会静坐凝思,回想我人生过往中,那些让我受益至深的人和事;常让我难以忘怀的是胜过父母、手足之情的、我的小学老师——韩泉。
 记得1962年下学期,我在学校省重点班小学三年级读书时,上级给我们派来了一位年富力强、才高学富的男老师---韩泉,任我们授课教师。他中上等身材,20多岁,一头整齐黝黑的头发,常穿一条藏青色西裤,上身一件白色衬衣,看上去十分干练、有朝气,他待人非常和蔼,很有亲和力。
起初上课时,他总是在铃声响过后教室彻底静下来,才会走进教室,时间久了,只要上课铃声响,教室便鸦雀无声,这无声的举动,不经意间培养了我们自觉的时间观念。韩老师的教学不是填鸭式,是以同学能接受为前提设计教案,每一篇课文都提纲挈领、深入浅出地讲解;每个知识点都让人明白透彻、记得扎实。他讲课时总是绘声绘色,并以姿势助说话,极具感染力。我仍清楚地记得,当年他对《小五更》、《一只芦花鸡》等课文的讲解,每篇课文他都用工整板书、寥寥几笔,写出主要情节、写作方法等。为教好作文,他牺牲休息时间,搜集整理多种文章开头、结尾、叙事记人等方法,刻版油印成册发给我们,逐一训练。在他刻苦训练下,我的作文水平上升很快,很多作文在校橱窗展览。不止他的课吸引人,他的硬笔书法也非常过硬,在他培养熏陶下,我班同学个个写得一手引以为傲的好字;在学习之余,韩老师还引导我们阅读课外书籍,给我们讲古典名著、现代名篇,培养我们的阅读兴趣;在他的影响下,我囫囵吞枣地啃读了父亲留下来的线装版名书、名著,阅读了校图书馆许多书籍,那是我人生中读书最多的一段时光;是韩老师在我稚嫩的心田播下了文学的种子,让我受益颇深。
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韩老师更注重教我们做人。由于当时我自身的生存环境时常遇到困难,韩老师总是帮助、鼓励我,使我在人生低谷时,建立起了自信心,克服困难渡过了种种难关。在待人处事上,韩老师引导我们要与人友善,像爱兄弟姐妹一样爱我们的同学,关爱身边的人;像爱父母一样尊敬师长,尊重爱戴我们的老师和长者;像热爱自己的家一样,爱护我们的学校、集体;像爱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我们的国家。韩老师告诫我们要谦逊做人,让我记忆最深的是“有麝自来香,不必当风扬”、“谷穗越是饱满的,越是沉甸甸的下垂”,这些话,当年我虽不甚解,但在以后渐渐成长的过程中,不仅深解其意,且受益终生。
数十年后,为了生计,我和韩老师相继离开故乡,韩老师去廊坊继续教书。再后来工作中,韩老师突发心梗离世。
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插柳之恩,终生难忘;有人把老师比作蜡炬,我把老师视为灯塔,是他照亮了我人生前进的航程。师恩如山,是一份深重的情,一种永远的爱;“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上活水来”;韩泉老师——您是我深爱着的、永远铭记,难以忘怀的好老师,您永远活在我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