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心病是心脏病吗?一文帮您扫清知识盲区!
肺心病,全名叫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或慢性肺心病,是由肺组织、肺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变引起肺组织结构或功能异常,产生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升高,使右心室扩张或肥厚,伴或不伴右心功能衰竭的一类心脏病。
肺心病是慢性阻塞性肺病,常反复发作。在我国是常见病、多发病,具有高流行性、高患病率、高死亡率和高费用的四高特点,是成人患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肺心病的症状是什么
长期咳嗽、咳痰
肺心病早期由于心肺功能处于代偿期,没有特异性症状,病人安静时可以没有症状,所以很难引起注意。但是在活动后肺心病早期症状较明显,主要表现为长期咳嗽、咳痰。
呼吸困难
稍微活动下如上楼梯或快步走路时,感觉气短、呼吸急促、心悸、心前区疼痛、乏力、胸闷等症状,休息后可以好转。这些都是心肺功能衰退发生病变的表现,要引起足够重视。
寒冷咳嗽加重
肺心病病人每到寒冷季节病情加重,咳嗽加剧,痰量增多,变浓或呈黄色。
嘴唇、指尖发紫
由于肺心病会导致心脏供血运氧能力不足,因此病人指端、口唇及口唇四周常常会呈青紫色。
心率加快,心律不齐
肺心病病人心脏功能受到损害,常会导致心脏跳动加快,跳动间隔没有规律,不整齐等等。
肺心病怎么来的
1
支气管病变
该病常反复发作,支气管粘膜炎变、增厚、粘液腺增生、分泌亢进,腺泡扩张伴大量分泌物,支气管腔内炎症渗出物及粘液分泌物潴留,形成炎栓或粘液栓阻塞,支气管纤毛上皮遭受不同程度损害,涉及纤毛上皮净化功能。病变向下波及细支气管,可出现平滑肌肥厚,使管腔狭窄而不规则。又加上管壁痉挛、软骨破坏、呼吸时管腔容易闭陷等改变,使细支气管不完全或完全阻塞。
2
肺泡病变
由于支气管发生上述病变,使排气管受阻肺泡内残气量增多,压力增高,肺泡过度膨胀,使泡壁在弹力纤维受损基础上被动扩张,泡壁断裂,使几个小泡融合成一个大泡形成肺气肿。
3
肺血管病变
支气管周围炎及肺炎,炎症波及支气管动脉和附近肺动脉分支,使支气管动脉呈不同程度增厚,出现肺细动脉肌化,中膜肌肥厚,Ⅰ及Ⅱ型胶原面积增多,肺小动脉内膜纤维性增厚。此外可有非特异性肺血管炎,肺血管内血栓形成等。约30%患者中出现扩张的交通支,可产生动-静脉分流。
4
心脏病变
右心室肥大、室壁增厚、心腔扩张、肺动脉圆锥膨隆、心肌纤维有肥大和萎缩等改变,间质水肿,灶型坏死,坏死灶后为纤维组织所替代。部分病人可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
肺心病病人日常应注意什么
1
防止上呼吸道感染
肺心病急性发作多因上呼吸道感染而诱发。凡有肺心病或慢性支气管炎的病人,应严防上呼吸道感染,平时多到户外空气新鲜的环境中进行呼吸运动,增加肺活量,机体免疫力,注意御寒,防冷空气刺激。
2
保持呼吸道通畅
通气障碍是肺心病加重的主要因素。必须保持呼吸道通畅。痰咳不出会加重呼吸道阻塞,蒸气或雾化吸入有利于湿润呼吸道稀释稠痰,以利咳出或用吸痰器不断将痰液吸出,保持呼吸道通畅。
3
减轻心脏负担
肺心病加重期发生心力衰竭是该病死亡的重要原因。因此应想尽办法减轻心脏负担,保护好心脏。应绝对卧床休息,不能平卧的可取半坐位或前倾坐位,周围用被子垫好,使病人感到舒服,不疲劳。
钟伟主任指出肺心病是影响肺部和心脏的一种疾病,给人们的健康生活带来严重影响,在发病初期积极展开诊疗,生活中注意做好疾病预防,避免肺心病的出现。在用药方面一定要听从医生嘱咐,不可自己胡乱用药,以免造成病情加重。日常生活中定期的身体检查是非常有必要的。